实际上舌诊有那么简单吗?再看看复合体质的舌象咋办?比如气虚+痰湿;阳虚+气虚很常见的,一般没有几十年的舌诊经验是诊断不清楚的,再看看以下体质识别和舌诊详细解读,越看会越糊涂,中医之不外传就是经验。敬请关注“世界中联中医科学研究院公众号”吧,会有通知的
舌诊精准体质辨识技巧 一小时学不会退款 无需设备 你敢来吗
实际上有那么简单吗?再看看复合体质咋办?比如气虚+痰湿;阳虚+气虚很常见的。
中医有九种体质: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气郁质、血瘀质、特禀质。这是以王琦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,通过近30 年的研究,提出了中国人体质的9 个类型,2009年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》标准正式发布,体质与人的保健、养生、疾病都息息相关,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,才能将体质调整到最佳状态。你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吗?(实际上有那么简单吗?再看看复合体质咋办?比如气虚+痰湿;阳虚+气虚很常见的)
平和体质是最稳定的、最健康的体质!一般产生的原因是先天禀赋良好,后天调养得当。
平和体质以体态适中、面色红润、精力充沛、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状态。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,约为32.75%,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。男性多于女性,年龄越大,平和体质的人越少。
1.形体特征:体形匀称健壮;
2.常见表现:面色、肤色润泽,头发稠密有光泽,目光有神,鼻色明阔,嗅觉、味觉正常,唇色红润,不易疲劳,精力充沛,耐受寒热,睡眠良好,食欲良好,大小便正常;
3.心理特征:性格随和开朗;
4.发病倾向:平时患病较少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。
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比较相近,从性质上来说,属于虚性体质。阳虚体质以热量不够,阳气虚,缺乏温煦,畏寒怕冷为主。
气虚体质也有阳虚体质的这些倾向,但它最主要是反映在脏腑功能的低下。气虚体质的人相对五脏来说,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弱。
总体特征:元气不足,以疲乏、气短、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1.形体特征:肌肉不健壮;
2.常见表现:容易呼吸短促,接不上气;喜欢安静,不喜欢说话,说话声音低弱,容易感冒,常出虚汗,经常感到疲乏无力; 气短懒言,精神不振,舌淡红,舌边有齿痕,脉弱。
外貌可见面色萎黄或淡白、易出汗、舌淡胖嫩、舌边有齿痕、步态缓慢,会有头晕、健忘、自汗、乏力、便溏、腹胀、食欲减退、心悸、嗜睡、气短、胸闷、下肢水肿、小便清长、夜尿频多、睡时流涎、目露白睛、出血不易止等症状特点。
3.心理特征:性格内向,情绪不稳定,胆小,不喜欢冒险;
4.发病倾向:平时体质虚弱,易患感冒;或发病后因抗病能力弱而难以痊愈;易患内脏下垂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不耐受寒邪、风邪、暑邪。
阳虚体质是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阳气不足、阳虚生里寒的表现,常表现为面色苍白,气息微弱,体倦嗜卧,畏寒肢冷,全身无力或有肢体浮肿,舌淡胖嫩边有齿痕,苔淡白,脉沉微无力。
总体特征:阳气不足,以畏寒怕冷、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1.形体特征:肌肉不健壮;
2.常见表现:总是手脚发凉,胃脘部总是伯冷,衣服比别人穿得多,耐受不了冬天的寒冷,夏天耐受不了空调房间的冷气,喜欢安静,吃(喝)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,容易大便稀溏,小便颜色清,量多;
3.心理特征:性格多沉静、内向;
4.发病倾向:发病多为寒证,易患泄泻、阳痿等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不耐受寒邪,耐受夏季,不耐受冬季,易感受湿邪。
1.形体特征:体形瘦长;
2.常见表现:两颧潮红,手足心热,潮热盗汗,心烦易怒,经常感觉身体、脸上发热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,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,口干,头发、皮肤干枯,舌干红、少苔,甚至光滑无苔,常感到眼睛干涩,经常口干咽燥,容易失眠,经常大便干结,忧思过度、房事不节、久病之后而发病。 ;
3.心理特征:性情急躁,外向好动活泼;
4.发病倾向: 易患虚劳、失精、不寐等,耐冬不耐夏,不耐受暑、热、燥邪,易患咳嗽、糖尿病、闭经发热等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平时不耐暑热干燥,耐受冬季,不耐受夏季。
血瘀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,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的体质,常表现面色晦黯,皮肤粗糙呈褐色,色素沉着,或有紫斑,口唇黯淡,舌质青紫或有瘀点,脉细涩。
总体特征:血行不畅,以肤色晦黯、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1.形体特征:瘦人居多;
2.常见表现: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紫瘀斑( 皮下出血),皮肤常干燥、粗糙,常常出现疼痛,面色晦暗或有色素沉着、黄褐色斑块,眼眶经常黯黑,眼睛经常有红丝( 充血) ,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;
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或血液循环受阻可导致多种不适症状,血瘀体质常表现为面色晦暗、黑眼圈、皮肤干燥、脱屑、有暗斑,指甲干枯脱屑,头发干燥、分叉、打结,影响女性美容。
3.心理特征:容易烦躁,健忘,性情急躁;
4.发病倾向:易患出血、中风、冠心病等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不耐受风邪、寒邪 。
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,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,水湿停聚,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,常表现为体形肥胖,腹部肥满,胸闷,痰多,容易困倦,身重不爽。
总体特征:痰湿凝聚,以形体肥胖、腹部肥满、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痰湿体质由于先天遗传,后天过食肥甘、缺乏运动,导致水液内停,脾气无力运化聚集生痰,而痰湿相混,黏腻难解,又无处不到,所留之处均会阻碍各脏腑的功能,从而变生多种不适和疾病。
痰湿留于肺,则阻碍肺气的宣发肃降,造成咳嗽痰多、喉中痰鸣、打鼾、喘促,甚则睡眠时呼吸暂停等症状,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支气管哮喘、咳嗽。
1.形体特征:体形肥胖,腹部肥满松软;
2.常见表现:出汗多而黏腻,手足心潮湿 多汗,常感到肢体酸困沉重、不轻松,面部经 常有油腻感,嘴里常有黏黏的或甜腻的感觉,平时痰多;
面部皮肤油脂较多,多汗且黏,胸闷,痰多,口黏腻或甜,喜食肥甘甜黏,苔腻,脉滑。
3.心理特征:性格温和,处事稳重,为人恭谦,多善忍耐;
4.发病倾向:易患糖尿病、中风、眩晕、咳喘、痛风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。
所谓湿,即通常所说的水湿,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。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,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;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,常与消化功能有关。
中医认为脾有“运化水湿”的功能,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,吃过多油腻、甜食,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“水湿内停”;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,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,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。
总体特征:湿热内蕴,以面垢油光、口苦、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。
1.形体特征:形体偏胖或苍瘦;
2.常见表现: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,易生粉刺、疮疖,常感到口苦、口臭或嘴里有异味,经常大便黏滞不爽,小便有发热感,尿色发黄,女性常带下色黄,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 ;舌质偏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湿热留于脾胃,可有口臭、体昧重、肥胖、牙龈出血、嗜食冷饮、善饥易饱、口唇周围起痤疮、粉刺等症状,易得痤疮、酒渣鼻、毛囊炎、湿疹、体癣、牙疳、牙龈炎等疾病。湿热留于肝胆,则有口苦、易怒、两胁胀痛等症状,易得脂肪肝。
3.心理特征:性格多急躁易怒;
4.发病倾向:易患疮疖、 黄疸、火热等病证 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,尤其夏末秋初,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。
中医认为,气郁多由忧郁烦闷、心情不舒畅所致。长期气郁会导致血循环不畅,严重影响健康。
1.形体特征:形体瘦者为多;
2.常见表现:常感到闷闷不乐、情绪低沉,易紧张、焦虑不安,多愁善感或容易受到惊吓,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,常有胸闷的感觉,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,容易心慌、心跳快,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,容易失眠;
常见症状可表现为胸胁、脘腹等处或损伤部位胀闷或疼痛,疼痛特点多为胀痛、窜痛、攻痛,症状时轻时重,位置不固定,按之一般无形,痛胀常随嗳气、肠鸣、矢气等而减轻。
3.心理特征 :性格内向不稳定,忧郁脆弱,敏感多疑;
4.发病倾向:易患失眠、抑郁症、神经官能症等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;不喜欢秋冬天和阴雨天。
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、过敏。"特"指的是什么?就是特殊禀赋。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,主要包括过敏体质、遗传病体质、胎传体质等。
总体特征:先天失常,以生理缺陷、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。
1.形体特征:无特殊,或有畸形,或有先天生理缺陷;
2.常见表现:过敏体质,即使不是感冒也经常鼻塞、打喷嚏、流鼻涕,容易患哮喘,容易对药物、食物、气味、花粉、季节过敏,皮肤容易起荨麻疹,皮肤常因过敏出现紫红色瘀点、瘀斑,皮肤常一抓就红,并出现抓痕 ;
皮肤瘙痒、脱屑、发红、灼痛、溃破、疮疡疖肿、荨麻疹,以及咽痒、目涩难睁、紫癜,甚至出现呼吸窘迫、心动过速、哮喘、昏厥等急危重症状,易感染流行性感冒、病毒流行性疾病等。
3.心理特征:无特殊;
4.发病倾向:凡遗传性疾病者,多表现 为亲代有相同疾病,或出生时即有缺陷;若 为过敏体质,易出现药物过敏、花粉症、哮 喘等过敏性疾病;
5.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:适应能力差, 如过敏体质者对季节适应能力差,易引发宿疾。
实际上有那么简单吗?再看看复合体质舌诊咋办?比如气虚+痰湿;阳虚+气虚很常见的
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。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,因此人体脏腑、气血、津液的虚实,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,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,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、轻重与变化。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;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、轻重,以及胃气的盛衰。
打开今日头条,查看更多精彩图片
舌诊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,过去全凭师傅口传心授,临床上一生也学习不到全面的舌诊,现在信息化的时代,将传媒扩大,将世界缩小,将视野扩大,将空间缩小,一生学不会的东东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,其实,现在学中医要比黄帝时代、张仲景华佗时代、李时珍时代不知要好上几百倍!目前,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最好时期,别看当前有人主张“取消中医”。这里是我将复杂的舌诊浓缩到再不能浓缩的程度,供大家学习参考。 1.正常舌 舌象:舌质淡红,胖瘦适中,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。 2.淡白舌 舌象:舌质淡白,舌体胖嫩,舌苔白色稀薄。 意义: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。 3.苍老舌糙苔 舌象:舌质淡红、苍老、白苔满布、微黄、粗糙如砂石。 意义:湿阻脉络、津不上承、或暴热伤津。
4.淡白舌白苔 舌象:舌质淡白、白苔满布,中部厚如积粉。 意义:阳虚热浮,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。 5.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:舌质淡白,舌体胖,舌苔灰黑燥裂。 意义:脾失健运、湿浊不化、痰湿上蒙清窍。 6.淡红镜面舌 舌象:舌质淡红而嫩,边有裂纹,舌面光莹无苔、平滑如镜。 意义: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。 7.瘀斑舌 舌象:舌质淡红偏暗,边有瘀点、瘀斑,舌苔薄白。 意义:瘀血阻络,气血壅滞。 8.淡红花剥舌(地图舌) 舌象:舌质淡红,舌体歪,舌苔白腻有剥脱,呈地图状。 意义:胃之气阴两虚,痰湿阻络。
9.红舌花剥苔 舌象:舌质红而嫩,舌苔白腻花剥,剥脱处光莹无苔,或罩白色透明苔。 意义:湿热伤阴,湿浊未化,已伤阴液。 10.红肿胀舌 舌象:舌质红,舌体肿胀、胖大、不能缩入口内,舌尖与中部黄苔,舌边与根部白苔。 意义:湿热熏蒸,血热上壅。 11.淡红紫斑舌 舌象:舌质淡红,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,舌苔白腻不均匀,中间苔少。 意义: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。 12.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:舌质淡红,舌苔白厚腻。 意义:气虚血瘀,痰饮停聚。 13.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:舌质淡红,舌体略胖,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,表面微有淡黄色。 意义:湿热阻滞三焦 14.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:舌质淡红,舌苔黄燥,粗糙如砂石。 意义:胃肠热结夹湿,湿热化燥。
15.红舌黑腻苔 舌象:舌质红,苔厚腻,边白黄中间黑色。 意义:虚阳上浮,湿热内蕴。 16.红舌无苔 舌象:舌质红而嫩、中有裂纹,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,余光莹无苔。 意义:胃肾气阴两伤。 17.齿痕舌 舌象:舌质略红,舌体胖大而齿痕,舌中间有纵裂,苔薄白而颗粒粗松。 意义:脾虚湿滞,兼有内热。 18.裂纹舌 舌象:舌质略细,多数纵裂如刀割,舌苔薄白。 意义:素有阴虚,真阴不足,虚火上炎。 19.裂纹舌 舌象:舌质淡白透青紫,舌体胖大,中有深裂纹,舌边裂纹如刀割,舌苔白腻而不匀。 意义:气血俱衰,肾阴不足。
20.红舌白腐苔 舌象:舌质红,舌苔白厚,颗粒粗松,如豆腐渣堆于舌面。 意义:痰食内聚,湿热蒸腾。 21.红舌黄腐苔 舌象:舌质红,有红点,舌体苍老,舌苔由白转灰黄,厚腐堆起,上有横直裂纹。 意义:湿热秽浊蕴结于里。 22.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:舌质红而偏暗,苔焦黄如锅粑,厚而有裂。 意义:胃肠热结,腑气不通。 23.红舌黄白苔 舌象:舌质红,有红点,苔黄白色,厚积满布,如米粉状。 意义:邪热湿毒蕴结于里。 24.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:舌质绛红晦暗,舌体薄瘦,舌苔厚而焦黄燥裂。 意义:实热燥结于胃肠。
25.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:舌质绛红、苍老、尖有红点,苔薄白转灰黄,根部灰黑垢腻。 意义:风痰上扰,痰热腑实。 26.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:舌质红绛,有红点,黑色糙裂苔满布,厚积成块。 意义:热毒内实,痰热腑实。 27.红色点刺舌 舌象:舌质红,有红色点刺状突起,舌苔白腻,表面微黄。 意义:营分郁热。 28.青紫瘦小舌 舌象:舌瘦小面青紫晦暗,舌苔白厚腐。 意义:寒湿凝滞,气血壅滞。 29.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:舌质绛紫而暗,舌面光剥无苔。 意义:热及营血,伤阴阻络。 30.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:舌淡而胖,边尖满布白滑苔,中根部黄苔,厚腻粘滑。 意义:肾阳不足;湿浊化热。
31.红绛瘦舌 舌象:舌质红绛,舌体瘦长,两条黄色垢苔厚积,燥裂成块,余处光剥无苔。 意义: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。 32.红胖瘀斑舌 舌象;舌质红绛有瘀斑,舌体肿胀,舌面有破损,苔白滑兼有酱色。 意义:湿毒内盛。 |